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探究性写作”,每位上纽本科生的必修课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2022-11-08

大学写作课怎么上?

18位写作功底深厚的教师

组成的教研团队

学术写作的专业训练

思辨能力的挖掘培养

个性化的辅导反馈

课程聚焦,来上纽大“探究性写作”课

一探究竟!


写作教研团队的18位教师承担着通识教育写作模块中“探究性写作”(Writing as Inquiry)“人文视野”(Perspectives on the Humanities)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学术背景,但都曾在世界各国的知名高校从事多年的写作教学工作,尤其在指导母语非英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自己也发表过很多作品,包括纪实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等。



“探究性写作”教什么?


对上海纽约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第一年可不容易。还没从第一学期的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PS)的海量阅读训练中缓过来,就又要马上投身于第二学期“探究性写作”的高强度写作训练当中。


小到回邮件,大到写论文、做报告,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高考后就没有再正经上过作文课了。在上海纽约大学,写作不仅是每个本科生的必修课,而且是与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语言、算法思维等列为通识教育六大板块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之一。外加上纽大是全英语教学,因此写作课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性写作,难度拉满!


写作常被视为只针对文科生,其实不然。专攻修辞与写作研究的教研团队主任Mark Brantner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写作多年。他认为,学术写作不仅仅是训练写作技巧,更是训练思辨能力,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不论从事任何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理工科需要人文素养,人文社科需要一点理科思维。写作训练恰恰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文理的隔阂。因此,“‘探究性写作’训练的既不是专业的学术论文,也不是文学创作,而是具有明显思辨性质、体现一定文献运用能力的论述型文章(argument)。”写作高级讲师陈麟如是说。



“探究性写作”怎么教?


写作课每周两次,每节课一小时,课堂以小班研讨会(Seminar)的形式进行,每班12人左右。


作为一门极其重视师生互动的课程,小班教学一方面保证每个学生上课的高参与度,另一方面也保证学生能接受老师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平衡写作课老师的工作量。


经过办学近十年的打磨,写作教研团队总结出了教学三大关键,直击痛点:


首先,课程不以传授特定的专业知识为目标,所讨论的话题不受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写作课没有刻板的题材要求,每一位老师会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结合时事和学校的特点确定阅读材料和讨论主题,涉及博雅教育、公民责任、价值观念、身份认同、环保和气候变化等诸多重要的公共议题。


课堂上,老师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子”,如“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的效果好吗”、“孙行者是不是英雄”、“社交媒体的优劣”,等等,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体验思辨的过程,为写作实践做充分的热身。


在以主题带动讨论的写作课上,学生如同置身《奇葩说》的赛场,围绕天马行空的话题,训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分析问题、梳理逻辑、表达观点、展开辩论,让思维火花充分碰撞。


第二,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充分拓展思路,接受来自不同视角的思维冲击。上纽大博雅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质疑和思辨不是空中楼阁,必须以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而这种知识基础则来自于大量的阅读。为了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在每堂写作课前都要先预习。老师会根据材料的难度,布置每节课10到30页不等的阅读任务,内容以经典作品为主。平均每个学生需花费3至5小时的时间进行阅读。


大二的彭生阳说,他以前最熟悉的英文写作是考雅思时学的“一个论点加两个例子”的速成套路。如今通过大量的阅读,他开始琢磨文字背后的谋篇布局,分析作品背后的写作方法——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是否自然?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除了“first…second…third…”这样的僵硬衔接,如何展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从A到B的论证?论述是否考虑观众视角?等等。


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经典作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写作素养。大二学生刘宇菲在写最后一篇论文时,因为素材太多,一时不知如何下手。直到老师引导她读韩非子的《说难》,思路一下打开了。“看似和我的作文主题毫不相干的文章,观察它排列素材的方式,然后把它梳理成我自己的东西,这对我来说是不太一样的体验。”


写作课上部分阅读材料。左为韩非子《说难》,右为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越南背后:打破沉默的时刻》(Beyond Vietnam: A Time to Break Silence)。图|2024届游怡婷


第三,循序渐进的作业训练,让写作落地生根。就像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的,“只有写,你才能写。”一学期的时间,学生需要完成两到三篇共15至20页的论文,外加一两周一次的习作、网络论坛讨论或日志。三篇论文作业,从精读经典后写就的1000至1500字的评论分析,到整合两篇文章观点的1800字的文献综述,再到自行选题的1800字的研究性论文,难度逐级加码,“虐度”不断上升。


为每篇作业倾注n个小时写稿磨稿,数易其稿甚至推倒重来都是家常便饭。“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很难去计算,最多每周可能有40多小时……”大二学生彭生阳回想起为这门课挑灯夜战的场景仍“心有余悸”,“记得去年大年三十,我坐在世纪大道教学楼九楼靠窗的椅子上,伴着‘万家灯火’写到了晚上十点才回了宿舍……”



学 生 说


这样的努力是有收获的。彭生阳说道:


写第三篇作业时,我当时第一稿推翻重写了,第二稿又改了几乎半篇文章。最后写成了七页的论文,论述‘养成系偶像在中国的风靡弊大于利’。老师说,几次磨稿后,我文章中的chain(逻辑链接)明显有进步,条理性、说服力更好了。第一学期上GPS课时我还很怕写,因为高中时写作并不好,没想到在‘探究性写作’课期末,我已经敢去挑战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话题。虽然结果并不一定理想,但写完很有成就感。


大二学生游怡婷则说:


我以前只会觉得,提升思想的深度很重要,并没那么重视表达。而通过这门课我认识到,怎样清晰地把想到的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表达清晰也是思考清晰的印证。


此外,好的想法多是聊出来的。几乎每位受访学生都提到,老师一对一、高投入的面批对谈,是他们爱上写作课的理由。写作课为学生们创造了发现、思考、表达的安全环境。在构思、面谈、磨稿到最终成稿的沟通过程中,很多奇妙的催化反应也在默默地发生着。


游怡婷在和写作老师的面谈中,走出了大一的迷茫期,不再纠结计算机和人文专业的选择困境。她说:


和老师交流之后,我意识到许多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惑,并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跟随他们思考的轨迹,我从繁杂的思绪中理出了一些更明确的线索和方向。


而刘宇菲则是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一次次和老师面对面的深入沟通和交流,不断给我信心,让我每次都选择‘冒险’的写作想法,而每次冒险之后,我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陈麟老师(中)的“探究性写作”课结课时师生合影。图|2024届学生游怡婷



结 语


“探究性写作”课的最后一项作业,是让学生们把习作汇编成一份个人作品集。而所有获评的优秀习作,则被收纳汇编成一年一期的《百川集》(Hundred River Review,刊名取“海纳百川”之意),在校内传阅。


从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学,从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到《哈姆雷特》中的延宕,从对卡尔·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的质疑,到对清朝教育改革的探究……每篇论述几千字的文章,正是学生们写作课程学习所得最好的呈现。


正如写作课老师在《百川集》序中所写:“在每篇习作中,我们看到他们通过探究和发问,来呈现观点、展示自我的能力。相信他们在写作中展现的好奇求知和虚心求索的精神,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过日后的学术之路;今后无论人生走向何方,他们接受的写作和思辨训练都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在老师的悉心带领下,这群学生踏上发现自己、充盈思想的旅程,在思考与写作中,经历着成长与蜕变。


扫码在线阅读写作课学生优秀习作汇编《百川集》:





推 / 荐 / 阅 / 读



上纽大最牛(nüè)课程,了解一下?




媒体视点 | 童世骏校长:在“人皆可以为作者”的时代,为什么要教大学生写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